获奖成果
复旦16件展品获高交会优秀产品奖!获奖数连续5年增长

11月15日,由商务部、科技部等国家部委和深圳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第24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以下简称“高交会”)在深圳正式开幕。本届展会上,复旦大学20件优秀成果参展,16件展品荣获优秀产品奖,实现获奖数连续五年增长。

图片

本届高交会上,复旦大学荣获优秀产品奖的16件成果包括:人类表型组研究院陈兴栋研究员团队的“泛癌无创早筛PanSeer技术与试剂盒”;工程与应用技术研究院杨晓峰教授团队的“光刻机物镜的执行器与传感器”;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张树宇副研究员团队的“大电流电解水制氢”;微电子学院王明宇副教授团队的“宇航级图像处理器ISP”;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秦亚杰副教授团队的“可穿戴多模态重症患者监护设备和智能物联网系统”;附属中山医院金序伦技师团队的“手功能康复训练交互平台”;微电子学院陈赟副教授、曾晓洋教授团队的“光电转换电路设计”和“面向数字车钥匙的基于UWB的精准定位芯片”;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学院余建军教授团队的“高速相干光通信中DSP芯片”;珠海复旦创新研究院王俊宇教授团队的“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MBSE)平台”和“医药行业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费义艳副教授团队的“新型高通量药物筛选平台”;基础医学院冯异教授团队的“全组织透明染色结合三维成像技术”和“针对早期卵泡的分子靶向检测系统”;化学系熊焕明教授团队的“基于碳点技术的天然荧光蚕丝”;管理学院戴伟辉教授团队的“面向大规模定制的敏捷供应链自主智能及智慧服务技术”。

其中,以上前五件获奖产品也是优创展区产品(高交会的优秀创新产品展示区,也简称优创展区)。每届高交会都会推选出一批相对富有科技创新含量的优秀创新产品,在优创展区集中宣传展示。本次复旦大学5件产品获选,再次成为高交会上入选优创展区产品最多的单位。

图片

复旦大学陈兴栋研究员课题组和复旦校友企业上海鹍远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开发和验证了PanSeer检测技术,通过对复旦大学牵头建设的泰州队列部分血液样本进行系统的癌症早期筛查研究,实现了我国五种最常见癌症(肺癌、结直肠癌、胃癌、食管癌、肝癌)无创早期筛查的灵敏度特异度提升。

结果显示Pansser在保证平均90.5%高灵敏度的同时,能够避免将大量健康人误判为癌症患者,即特异度高(96.1%)。该技术能够通过检测甲基化信号是否为癌组织释放,并根据其水平高低评估受检者患有癌症的风险,从而为高风险受检者提早进行相应医学检查和治疗提供依据,初步证明了使用PanSeer对这些癌症进行早期筛查的可行性。研究结果于2020年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并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

图片

当前,28nm及以下节点的光刻机物镜系统亟需突破和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频响驱动尺蠖式压电陶瓷电机和高精度位移传感器。我国仅有部分高校研制过压电驱动器原理样机,离实用差距较大,传感器类则不适用与光刻机系统。针对上述国家重大专项需求,工程与应用技术研究院杨晓峰教授团队开展了电机和传感器的关键技术研究,所研制的电机具备亚纳米级步长、毫米级行程、无热无磁、高频响等特点;光栅传感器具有亚纳米分辨率、纳米级精度、百毫米级量程等优点。为解决国外针对该类型尺蠖式压电陶瓷电机和光栅位移传感器“卡脖子”问题,实现关键部件的国产化奠定基础。

图片

氢能是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或称为绿氢),将成长为未来制氢的主要方式。目前,电解水制氢的发展受制于催化剂的高成本,难以规模化。开发高效、稳定、低廉的电解水催化剂可以从根本上降低绿氢制备成本。复旦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电光源研究所区琼荣教授和张树宇副研究员团队开发了不含贵金属的电解水催化剂,其成本大幅降低,且能在工业级制氢电流环境下高效、稳定工作。相较于传统化学方法,催化剂制备过程不涉及高温高压环境,不使用有毒化学药品,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所开发的催化剂在析氢反应时都具有远优于商用铂炭催化剂的性能,在电解水制氢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相关研究成果已获发明专利授权,发表在行业国际顶级期刊的论文也获国内科技媒体广泛报道。

图片

复旦大学集成芯片与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的王明宇、李文宏、曾晓洋等教授团队,瞄准我国新一代地球遥感卫星高分相机载荷核心器件自主创新的战略需求,历经5年多艰苦攻关,突破宇航级高分辨率宽光谱图像处理芯片各项核心关键技术。该芯片拥有低功耗、宽工作温度范围、高分辨率、高抗辐照性能以及支持多种航天专用算法等显著优势,目前已经通过地面测试与资质认证,将择机搭载发射。该芯片也将成为国内高校自主研制的首颗在型号任务中实际搭载运行的宇航级图像处理SoC芯片。

图片

复旦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微纳系统中心秦亚杰副教授、生物医学工程中心汪源源教授、马煜副教授、材料科学系李卓教授和附属华山医院重症医学宫晔主任组成理工医联合团队,历时三年研发了“可穿戴多模态重症患者监护系统”。该系统是集成脑功能、心肺功能、基础生命体征的一体化监测系统,结合创新芯片、柔性混合电子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实现全面、精准、便捷的重症监测,可广泛应用于重症监护室床旁,并可以拓展到重症康复病房、康复医学中心等场所。

图片

图片

自2018年以来,复旦大学已连续五年荣获“优秀展示奖”和“优秀组织奖”。今年高交会获奖数不仅再创学校新高,并继续在各参展高校中领先。高交会被称为中国科技第一展,复旦大学科研成果获奖数逐年增长,凸显出复旦科研创新氛围的不断提升、复旦成果正得到更多展会和行业专家的认可,得到社会、市场和企业的更多认同。同时,近年来复旦大学参展的优异成绩,也表明复旦能够通过科技创新的重要途径来进一步服务社会、能够以不断增多的科技成果为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更有力的科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