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EARCH

科技成果

  • 拟转化成果
  • 已转化成果
  • 获奖成果

复旦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秦亚杰教授课题组

2024-08-02

秦亚杰,博士,复旦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微纳系统中心教授,长期从事模拟集成电路和电子系统设计研究,目前研究方向主要为高性能传感芯片与柔性混合电子系统。在IEEE IoTJ、IEEE TBioCAS、TIM、npj Flexible Electronics、Small等高水平学术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70多篇;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重点研发计划国际合作项目、重点研发计划智能机器人专项项目课题、上海市科技支撑课题等科研课题。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0多项、上海市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次。智能传感芯片与系统课题组正式成立于2015年,以集成芯片研究为基础,融合新材料、柔性集成技术和智能算法,开展学科交叉研究,探索智能传感微系统及其在医疗和工业物联网领域的创新应用。团队秉持我校微电子学科洪志良教授倡导的“全链路”集成电路人才培养理念,注重实践与学术创新结合,强调“应用驱动的系统与芯片”创新范式,培养了大批“懂系统、精芯片”的优秀专业人才。课题组与本学院内生物医学工程中心、材料科学系、附属华山医院、代谢研究院等多学科保持紧密合作,承担了多项合作科研项目。同时,课题组的发展得到了大量校友、工业

走进实验室 |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康复医学科贾杰课题组

2024-07-24

贾杰,主任医师、教授,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护理学院硕士生导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现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康复医学科副主任、上海市静安区中心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华山)康复PI、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客座教授。课题组研究方包括老年全周期康复技术体系与信息化管理研究、面向肢体运动功能重建的生机电一体化机器人技术、手功能康复、康复训练与评估新技术“产、学、研、医”、乳腺癌康复等。曾获得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中国康复医学科技奖一等奖、中国产学研创新合作成果奖二等奖、上海医学科技奖三等奖及长三角康复领军人物等称号。项目领域:慢性病管理、老年保健与社区护理、健康信息、神经康复、肿瘤康复全生命周期一体化康复技术项目背景:康复医学是医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旨在通过各种医学手段和方法,帮助患者恢复或最大限度地改善其身体功能、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康复医学涵盖了广泛的疾病和损伤,包括但不限于中风、脊髓损伤、骨折、关节置换术后的恢复、心肺功能障碍、慢性疼痛以及神经系统疾病等。康复治疗的方法多种多样,包括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心理支持、

走进实验室 | 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颜波教授课题组

2024-06-27

课题组负责人颜波,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博导、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现任复旦大学发展规划处副处长、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负责人和博士后流动站站长、文化和旅游部“数字文化保护与旅游数据智能计算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上海市图像图形学会副理事长等。课题组长期致力于人工智能、图像处理、计算机视觉、AI for Science、智慧医疗等领域的算法与机理研究。课题组在2015年率先提出数字媒体智能再生,即AIGC的雏形。近年来持续在Nature Methods、Engineering、IEEE Trans.等国际著名期刊和CCF-A类学术会议发表论文80余篇,研究成果获得了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ICME最佳学生论文亚军奖(Best Student Paper Award Runner Up)、全国多媒体技术学术会议最佳论文奖等多项学术奖项。项目领域:人工智能、图像处理、计算机视觉、AI for Science、智慧医疗项目名称:大模型时代的新引擎——融合知识的AIGC项目背景:AIGC是采用人工智能技术来自动生

仿生双目视觉系统

在仿生双目视觉系统中,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张晓林团队自主研发的自动监测及导航方案以仿生双目视觉传感器为主,IMU等其他传感器为辅,可同时接入多种其他辅助传感器,与当前常见的激光导航方案相比,双目视觉方案具有部署时间短、定位精度高、避障功能全、视觉数据丰富、成本大幅减少等优势。目前该双目视觉传感器已经分别应用于上海地铁的弓网检测系统和半导体产线的自动晶圆搬运机器人。

类脑智能算法在自动驾驶领域的创新应用

对于类脑智能算法在自动驾驶领域的创新应用,复旦大学类脑研究院教授薛向阳表示,团队自主研发了单目二维及三维图像目标检测、鸟瞰图目标检测分类、激光雷达语义分割、车辆轨迹预测、建图导航等类脑智能算法,在一汽红旗自动驾驶改装车上完成了初步算法部署。团队在顶尖会议及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与一汽(南京)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等设立联合实验室,开展紧密的产研合作。

混合车辆线路规划系统

关于混合车辆线路规划系统,复旦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卢文联介绍,团队自主开发全针对零售/快运/配送物流与制造业供应链管理中的运输、仓储、调度、划拨、网络、售后等的预测、规划、决策与数据挖掘的智能算法定制系统。基于该算法系统,与上汽人工智能实验室合作开发的物流调度优化系统已应用到上汽安吉物流的供应链业务中,实际零部件进场业务测试中,相比原有人工调度,总里程下降6%,装载率提高4.7%,车辆数目下降11.5%,调度时间提升高至500倍。团队也与上海富勒科技信息有限公司等单位开展物流与规划的合作应用,取得较好效果。

2018-2021年获奖成果

2018年度获奖成果:1、获奖项目:较低级别脑胶质瘤的综合诊断和治疗所获奖项:教育部科技进步;奖项级别:一等奖;完成人:毛颖;院系:附属华山医院2、获奖项目:高速铁路设施故障检测关键技术及应用所获奖项:上海市科技进步;奖项级别:一等奖;完成人:姜育刚;院系: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3、获奖项目:麻醉策略影响周围手术期肿瘤免疫综合技术的临床应用所获奖项:上海市科技进步;奖项级别:一等奖;完成人:缪长虹;院系:附属肿瘤医院4、获奖项目:IDH突变胶质瘤的发病机理及分型应用所获奖项:上海市科技进步;奖项级别:一等奖;完成人:毛颖;院系:附属华山医院5、获奖项目:面向临床手术的服务链管理系统及关键技术所获奖项:中国商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奖项级别:一等奖;完成人:戴伟辉;院系:管理学院6、获奖项目:祛风通络及其演变方药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神经血管单元保护作用与机制研究所获奖项: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技奖;奖项级别:一等奖;完成人:蔡定芳;院系:附属中山医院7、获奖项目:COPSS表达与乳腺癌/卵巢癌耐药之间关联研究所获奖项:上海抗癌协会科技奖;奖项级别:一等奖;完成人:卢仁泉;院系:附属肿瘤医院8、获奖

复旦上医多项成果获2022年度上海医学科技奖!

近日,2022年度上海医学科技奖一等奖答辩会暨奖励委员会委员会议举行。本届上海医学科技奖授予一等奖项目7项,二等奖项目18项,三等奖项目26项,成果推广奖获奖3个,社区卫生奖2个。

2022年度上海医学科技奖揭晓,我院斩获多项殊荣!

2022年度上海医学科技奖一等奖候选项目答辩会暨上海医学科技奖奖励委员会委员会议于2023年4月19日在上海市医学会学术报告厅举行。本届医学科技奖通过严格的形式审查、初评、复评、终评答辩,经上海医学科技奖励委员会审定批准,最终授予一等奖项目7项,二等奖项目18项,三等奖项目26项,成果推广奖获奖3个,社区卫生奖2个。在本次评比中,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作为第一完成单位的科技成果共获奖5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一等奖《影响肝癌预后的分子靶点研究》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消化科董玲教授牵头完成的项目《影响肝癌预后的分子靶点研究》获得2022年上海医学科技奖一等奖。在沈锡中、董玲主任团队2015年获得的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磁性纳米微球在肝癌早期诊断标志物筛选中的应用》项目的基础上,团队联合复旦大学陈舌教授团队,继续将自主研发的多组学平台扩大应用于大样本肝癌队列,明确术后重点监测对象,指定个性化随访和治疗措施,提高肝癌患者术后生存率。(1)鉴定了影响肝癌预后的关键分子靶点,建立肝癌复发预测模型,突破了传统TNM分期和AFP预后局限。(2)针对肝癌治疗策略的选择缺乏有效指导标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