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孙耀杰教授课题组,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领域,主要从事能源大数据和电力电子控制方面的研究工作;在电子技术领域,主要从事物联网大数据和智能控制方面的研究工作;在现代农业与光伏发电工程相结合的工程技术领域,主要从事农业光伏综合扶贫示范项目等大型工程示范项目的设计规划和技术服务工作。课题组的多项科技成果已实现转化,从照明控制与大飞机项目、电力电子与光伏逆变器项目,到农光互补与扶贫公益项目、碳中和下的新型储能项目,在产业化方面取得了瞩目成绩。╱ 研究领域 ╱储能设备监测技术、新能源技术研发[项目1] 锂离子电池的“健康诊断”和“寿命预测”方法╱ 项目背景 ╱锂离子电池在长期使用中会发生老化,具体表现为容量减少和阻抗增加,不但影响电池的充放电性能,而且会进一步影响用电器件的功能和任务完成度。因此,基于老化特征的锂离子电池容量估计方法一直是电池管理研究的热点。然而,由于采样设置不合理、电极材料有差异等因素,传统的老化特征提取方法存在精度有限、步骤复杂的缺陷。╱ 项目内容 ╱本项目是基于容量增量曲线特征的锂离子电池容量估计方法。课题组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匹配的迁移学习锂离子电池
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张立武教授课题组,主要研究方向为环境化学、大气污染控制、单颗粒拉曼检测及新污染物的检测。近年来在环境颗粒污染物检测及成像方面开展了持续研究,包括实现了单颗粒气溶胶三维化学成分及混合状态的受激拉曼成像(Small Methods , 2019, 1900600)、单颗粒气溶胶的表面增强拉曼检测(EST,2017, 51, 6260;Analytical Chemistry, 2019, 91, 21: 13647)及纳米塑料的表面增强拉曼检测(EST,2020, 54: 15594)等。╱ 研究领域 ╱环境新污染物检测技术╱ 项目名称 ╱找出健康“隐形杀手”:微纳塑料新型检测技术╱ 项目背景 ╱微纳塑料(MNPs)是直径小于5mm的微塑料(MPs)和小于1000 nm的纳米塑料(NPs)的统称。微纳塑料容易在水环境或动植物体内蓄积,比普通塑料更易穿过生物屏障进入人体,导致人体生物组织功能的障碍和损伤,是威胁人类健康、破坏生态系统和摧残生物多样性的“隐形杀手”。因此,对微纳塑料检测技术的研发迫在眉睫。╱ 项目内容 ╱本项目是基于拉曼光谱技术的微纳塑料的新型检测方法。课题组自
走进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李庆教授课题组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李庆教授实验室,围绕燃烧与环境主题开展交叉学科研究,主要研究燃烧源气溶胶的形成、演化及其环境/健康效应。已开发工业烟气的可凝结颗粒物的在线监测技术;建立了气溶胶关键组分指纹图谱的分析方法;阐明了燃烧过程与气溶胶关键毒性化学组分之间的内在形成关系;发展出以削减PM2.5健康风险为导向的大气污染源防治方案。╱ 研究领域 ╱大气污染防治,烟气监测技术╱ 项目名称 ╱大气污染精准治理关键技术:工业烟气可凝结颗粒物在线监测╱ 项目背景 ╱工业燃料燃烧释放大量燃烧副产物到大气中,导致PM2.5浓度快速上升。由于可凝结颗粒物(CPM)在烟气排放到大气后才发生凝结成核过程,导致现有污染控制设备难以去除CPM,成为超低排放背景下PM2.5超标的主要原因。广泛使用的美国环保署推荐的Method 202离线测量方法存在着现场操作复杂、分析结果滞后且受到SO2气体干扰等问题,难以实现对烟气中CPM的精确实时监测。因此,亟需新的有效监测方法解决这一前沿技术难题。╱ 项目内容 ╱本项目研制了用于工业烟气CPM在线监测的装置,实现了高精度的在线监测和
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李想教授课题组,主要研究内容为大气VOCs(挥发性有机物)及相关仪器分析,基于VOCs直接观测和动力学模拟等研究手段,关注典型城市环境中大气VOCs的来源和转化以及相应大气化学机理的探索,致力于从化学的角度阐释区域大气O3与PM2.5复合污染的形成机理,为区域二次污染防控提供科技支撑。进一步拓展气质联用技术分析人呼出气中痕量VOCs生物标志物筛查新方法,构建呼气VOCs与人体肠胃道、脑肿瘤和代谢疾病的关联,推进其在疾病无损诊断、环境健康等研究中转化应用。╱ 研究领域 ╱人呼气VOCs在疾病无损化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项目名称 ╱疾病早期筛查技术:人呼气VOCs无损化诊断╱ 项目背景 ╱人呼出的气体中包含成百上千种痕量VOCs,源于体内的细胞代谢或菌群释放,携带丰富的生物信息,能够指示机体新陈代谢和疾病相关过程。通过检测人呼气VOCs中的特殊成分,可以开发无损、高效、经济的疾病早期筛查技术。目前人呼气VOCs采样流程缺乏标准、采样条件缺乏规范、样本难以获取等因素严重限制了VOCs生物标志物在临床研究中的大规模应用。此外,采集到的VOCs分内源和外源两种,大部分研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