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亚杰,博士,复旦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微纳系统中心教授,长期从事模拟集成电路和电子系统设计研究,目前研究方向主要为高性能传感芯片与柔性混合电子系统。在IEEE IoTJ、IEEE TBioCAS、TIM、npj Flexible Electronics、Small等高水平学术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70多篇;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重点研发计划国际合作项目、重点研发计划智能机器人专项项目课题、上海市科技支撑课题等科研课题。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0多项、上海市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次。智能传感芯片与系统课题组正式成立于2015年,以集成芯片研究为基础,融合新材料、柔性集成技术和智能算法,开展学科交叉研究,探索智能传感微系统及其在医疗和工业物联网领域的创新应用。团队秉持我校微电子学科洪志良教授倡导的“全链路”集成电路人才培养理念,注重实践与学术创新结合,强调“应用驱动的系统与芯片”创新范式,培养了大批“懂系统、精芯片”的优秀专业人才。课题组与本学院内生物医学工程中心、材料科学系、附属华山医院、代谢研究院等多学科保持紧密合作,承担了多项合作科研项目。同时,课题组的发展得到了大量校友、工业
复旦大学微电子学院陈时友研究员课题组简介课题组项目负责人陈时友,微电子学院研究员,2009年获复旦大学物理专业博士学位,2011年5月至2013年05月在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曾入选国家级领军人才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青、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在Nature Comput. Sci., Nature Nanotech., Nature Energy, Phys. Rev. Lett., J. Am. Chem. Soc., Adv. Mater.等期刊发表论文150余篇,SCI引用14000余次,入选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上海集成电路研发中心探索者计划项目等20余项,曾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中国电子学会自然科学二等奖、中国材料研究学会计算材料学青年奖、上海市青年科技英才、第七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论文奖;担任半导体学报、Computational Materials Sciences等期刊编委、国际半导体缺陷大会(ICDS)咨询委员会委员、2022年国际半导体物理大会(ICPS)程序委员会委员。课题组主要研
复旦大学物理学系向红军课题组简介课题组项目负责人向红军,复旦大学物理学系谢希德特聘教授。2001年,2006年分别获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士和博士学位,2006年—2007年美国北卡州立大学博士后,2007年—2009年美国国家再生能源实验室博士后。2018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018年获国际理论物理中心“ICTP”奖,2021年入选美国物理学会会士,2023年获黄昆物理奖。课题组从事计算凝聚态物理研究,在多铁性物理模型建立和计算方法发展等方面取得了进展。代表成果有:提出了自旋序诱导铁电性的普适模型,突破了传统模型的局限,给出了一大类多铁的一般物理图像,已被领域专家广泛认可和采用。课题组建立了计算磁相互作用及磁电耦合强度的四态法,该方法已被至少18个国家的123个研究组采用。突破了最经典的固体物理教科书中“铁电材料一定具有极性点群对称性”的基本概念,提出了全新的分数量子铁电性。自主开发了通用的材料性质分析和模拟软件包(PASP),已被海内外多个研究组采购和采用。项目领域计算凝聚态物理,包括磁性、铁电性、多铁性、计算方法发展及程序开发、机器学习方法在计算凝聚态物理中的应用等。透视晶界
复旦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邬小玫教授,课题组长期从事医学电子相关科研工作,研究方向为心脏电生理诊断、治疗方法及系统,如体外自动除颤器、多源心脏射频消融仪、心脏微秒脉冲电场消融仪、心腔内电位特征判别心律失常疾病。课题组完成的心电远程监护和体外自动除颤器项目分别获的2008年和2018年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高校展区优秀展品一等奖;完成的体外自动除颤器项目获2014年上海市优秀发明选拔赛金奖。课题组研发的体外自动除颤器已完成产业转移,电生理介入治疗相关仪器的部分成果也已应用于企业产品。AED自动除颤器(产业转移成果,已在各种公共场所抢救回十几名人员。曾在复旦大学江湾校区体育场抢救回一名复旦同学)╱ 研究领域 ╱电生理介入治疗╱ 项目名称 ╱精准可控的心律失常治疗仪器╱ 项目背景 ╱心律失常是临床上常见而又极具危险性的心血管疾病。“射频消融”是治疗包括房颤、室上速在内的多种心律失常的重要手段,不仅能有效控制心律失常患者症状,而且能改善预后,降低卒中、心血管事件和死亡的发生率。然而,如何在射频消融术实施过程中精准控制是临床上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消融不足导致的无效损伤会增加心律失常术后复发的风险;而消
复旦大学工程与应用技术研究院仿生结构与机器人实验室,负责人为徐鉴教授和方虹斌研究员。实验室围绕“仿生结构与机器人”这一主题开展了系统的研究工作,近年在Advanced Materials,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IEEE Transactions等国际著名学术刊物上发表多篇原创性研究成果。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具有超常规静力学、运动学和动力学性能的仿生结构和机器人开发;基于可变结构和多驱动器的仿生多模态、模块化机器人的协同;仿生移动机器人对可变工作环境的自适应与共融动力学;基于数据驱动技术的仿生机器人系统建模、在线辨识和最优化控制。╱ 研究领域╱仿生结构与软体机器人、智能下肢假肢和柔性外骨骼项目一:折纸艺术启发的仿蠕虫机器人╱ 项目背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对智能型移动机器人的要求越来越高。学习无腿动物的形态学特征和移动机理,研发仿生无腿移动机器人,是未来机器人发展的重要方向。然而,现有的无腿移动机器人一般通过体节的轴向变形实现直线运动,难以实现起竖等复杂功能。╱ 项目内容╱本项目是可适应复杂环境的、多类型模态的仿蠕虫机器人。课题组创新地将“折纸”思想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