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转化成果
走进实验室 | 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王鹤研究员课题组

王鹤,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复旦大学张江国际脑影像中心主任,复旦大学人类表型组研究院影像平台负责人,附属中山医院双聘教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上海市科委面上项目、市级重大专项子课题等10余项;发表SCI论文70多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8项,已授权11项,转化3项。担任上海康复医学会脑功能检测与调控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脑功能检测与调控康复专业委员会常委、上海生物医学工程学会放射学分会常委、上海医学会放射学分会人工智能影像学组副组长等职务。

课题组研究方向为磁共振成像方法与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在医学影像中的应用,致力于研究磁共振新成像方法及后处理方法、基于机器学习的重建方法,基于影像的疾病智能诊断和评估等。

项目领域 

磁共振成像方法与重建、脑影像分析处理、人工智能在医学影像中的应用

项目名称

远程支持,磁共振护航

项目背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磁共振成像技术在医学诊断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然而,磁共振检查的操作复杂,对技术员的要求较高,需要磁共振生产厂家派培训工程师进行现场培训和解决问题,不够便捷和及时。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课题组开发了一套磁共振远程支持系统,实现设备现场和远程专家团队之间实时多方面的沟通互动,即时通信,现场状态实控和设备的远程控制。

此外,课题组还开发了磁共振系统报警设备,旨在提高磁共振检查的安全性。这设备通过实时监测磁共振系统的运行状态和环境参数,能够及时发现潜在的异常情况,并发出警报以提醒操作人员或自动采取相应的措施。

项目内容

首先,针对偏远地区医院或外地科研机构存在的磁共振设备操作不熟练或无法操作的问题,课题组研发了远程操作磁共振等仪器的设备。该设备连接磁共振仪器后,可以实现远程操作,包括扫描和指导现场操作人员。这不仅解决了地域限制带来的操作困难,还可以协助解读磁共振成像结果。为了确保数据安全,远程操作的影像会留存在当地电脑或设备内,不会通过该设备传输到其他地方。课题组克服了不同厂牌、不同型号磁共振仪器的技术差异,使得设备具备通用性和良好的成像效果。

其次,课题组开发了磁共振设备状态监测报警装置及其系统。该装置能够提供环境监测和故障警报提醒,确保磁共振设备的稳定运行。每个磁共振仪器都安装了监测装置,通过连接到监控装置(如手机或电脑)上,实现随时监控。一旦发现异常情况,报警系统可以精准指示故障位置、原因和环节,为操作人员或维修人员提供及时处理的依据,避免了因故障而延误诊断和治疗的风险。

最后,课题组还建立了智能化设备和工单管理平台,用于综合管理远程操作和设备状态监测系统。该平台整合了前述项目的管理功能,实现了对磁共振设备的远程操作、状态监测和故障处理的集中管理。

课题组在磁共振医疗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首先,开发的远程操作磁共振设备、智能监测报警系统和管理平台解决了偏远地区医疗服务不足的难题,提升了磁共振医疗技术的智能化水平,为患者提供了更便捷、更精准的诊疗体验。

项目总结

其次,在磁共振影像算法领域的杰出成就为磁共振医疗增添了新的可能性。研发的算法成像系统,能够在不使用显影剂的情况下优化脑或躯干血管成像,提高了成像质量同时降低了患者的检查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