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药学院药物化学系王洋教授,药学实验教学中心主任,复旦大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上海市药学会药物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研究方向为活性天然产物的合成、结构改造与成药性研究。
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上海市科委项目,发表SCI论文60多篇,授权专利10项。参编出版《药物化学基础》和《高等药物化学》和《新药研发案例研究》,主编出版《药物化学实验指导》。
曾荣获2013年上海市教学成果二等奖(第二完成人)、2015年宝钢优秀教师奖和2019年上海市育才奖。
╱ 研究领域 ╱
药物化学、抗肿瘤药物、微管蛋白聚集抑制剂
╱ 项目背景 ╱
化疗药物在癌症治疗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但其临床应用仍面临着耐药和毒副作用的问题。因此,新型抗肿瘤药物研发一直是医药领域的热点。
╱ 项目内容 ╱
项目是以微管为靶点的抗肿瘤药物研发,已获得多个新型微管蛋白聚集抑制剂类抗肿瘤候选化合物,对多种肿瘤细胞、包括紫杉醇耐药的卵巢癌细胞,均具有良好的抑制活性,IC50达到nM水平,而对正常卵巢上皮细胞活性较弱,显示了良好的选择性。
药理机制研究发现,这些化合物可抑制蛋白水平和细胞内的微管蛋白聚集、阻滞细胞周期于G2/M期、浓度依赖地诱导细胞凋亡、在体外和体内抑制血管生长。体内实验结果表明,该类化合物腹腔给药可显著降低卵巢癌细胞A2780裸鼠移植瘤的体积和重量,H&E染色显示给药组肿瘤细胞大面积坏死,而裸鼠体重没有显著降低,对肝、肾、脾等内脏没有明显的毒副作用。
急性毒性实验表明,小鼠经腹腔注射化合物显示了良好的治疗窗口,并且对钾离子通道hERG没有抑制作用。化合物与微管蛋白晶体复合物的X-射线单晶衍射也证实它们结合于微管蛋白秋水仙碱位点。初步稳定性实验结果显示,化合物在pH 3.0和7.4条件下T1/2 > 24 h。
初步药代动力学和水溶性研究显示,化合物具有良好的药动学性质和较好的水溶性。初步大鼠药代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化合物静注和口服给药的清除半衰期基本一致、约为6 hr,其绝对生物利用度约为56-58%。
核心候选化合物及其应用已被国内和国际专利保护。相关专利信息:
ZL201710162725.4;PCT/CN2017/078444;
CN201910227781.0;CN201910907084.X;
CN202011111941.4;CN202011386653.X
CN202110685894.2;CN202110685918.4;
CN202110685893.8;CN202111664594.2。
╱ 项目总结 ╱
课题组已获得显示良好体外、体内抗肿瘤活性的候选化合物,具有结构新颖性,作用靶点明确(共晶结构),成药性良好,可克服耐药问题。
该系列化合物安全性、药效数据基本完整,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可作为抗肿瘤单药或者抗体偶联药物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希望与抗肿瘤药物研发的相关企业单位合作,开展产业化探索。
以上发布内容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