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转化成果
走进实验室 | 复旦大学材料科学系王飞研究员课题组

材料科学系王飞研究员课题组,主要研究方向为高比能高安全新型电池的电解质开发及机理研究,包括高电压水系电池及相关电解液体系锌基可充二次电池及相关电解液高安全性有机锂\钠离子电池电解液,固态电解质等

图片

╱ 研究领域 ╱

新型电池的电解质开发


[项目1]  高性能中性锌空气电池

╱ 项目背景 ╱

锌空气电池具有高理论能量密度、高安全性的优点,是一种具有前景的储能技术。

然而,传统的锌空气电池采用高浓度碱性溶液作为电解液,在使用过程中电解液会发生碳酸化,形成的碱金属碳酸盐或亚碳酸盐会对阴极产生损坏,从而影响电池的使用寿命和供电能力。

╱ 项目内容 ╱

本项目是能量密度更高、寿命更长、成本更的新型中性锌空气电池。课题组开创了2电子反应锌空气电池的全新机制,自主设计了聚合物电解质的组分,得到中性的聚合物电解质,避免了传统碱性锌空气的副反应损伤阴极的问题,从而降低了电池的自放电效应,提高了电池的能量密度和使用寿命

本项目锌空气电池负极的锌负极利用率提升至83%以上,电池能量密度达470Wh/kg,成本仅约0.1元/ Wh。本项目技术已申请中国发明专利。

图片

使用Zn(OTf)2与ZnSO4电解液的锌空气电池电化学性能、反应产物以及电池的空气稳定性

╱ 项目总结 ╱

相比于传统碱性锌空气电池,本项目锌空气电池的锌负极利用率更高,能量密度高更高,安全稳定,成本低廉,回收简便,在充电宝、户外移动电源、电子穿戴设备等方面均具有应用潜力。希望与新型电池研发、制造的企业单位合作,开展产业化探索。

[项目2]  高容量微米硅负极

╱ 项目背景 ╱

负极材料是锂离子电池储存锂的主体,“硅”因具有理论容量高、工作电压稳定和元素储量丰富等优势,是最有前景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之一。此外,将硅体积缩小到纳米级(低于临界值),可以避免在充放电过程中硅基材料体积膨胀并碎裂的问题,从而提高结构稳定性和循环寿命。然而,纳米硅材料价格高昂(约80万元/吨),不利于锂离子电池负极的产业化发展。

╱ 项目内容 ╱

本项目是微米级硅负极在保持高容量和稳定性的基础上,大幅降低了材料成本。课题组通过构筑薄且韧的界相,解决高容量负极固体电解质间面相(SEI)造成的电子/离子失活问题,抑制体积膨胀,稳定负极结构。本项目高容量微米硅负极首效约为94%,可逆容量高达3300mAh/g,500圈循环率保持85%。微米硅材料成本远低于纳米硅,仅约0.3万元/吨

图片

╱ 项目总结 ╱

综上所述,本项目微米级硅负极在高容量、低成本、环境友好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对锂离子电池负极规模化、产业化的可行性具有积极推动意义。希望与新型电池研发、制造的企业单位合作,开展产业化探索。

以上发布内容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