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工程与应用技术研究院仿生结构与机器人实验室,负责人为徐鉴教授和方虹斌研究员。实验室围绕“仿生结构与机器人”这一主题开展了系统的研究工作,近年在Advanced Materials,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IEEE Transactions等国际著名学术刊物上发表多篇原创性研究成果。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具有超常规静力学、运动学和动力学性能的仿生结构和机器人开发;基于可变结构和多驱动器的仿生多模态、模块化机器人的协同;仿生移动机器人对可变工作环境的自适应与共融动力学;基于数据驱动技术的仿生机器人系统建模、在线辨识和最优化控制。╱ 研究领域╱仿生结构与软体机器人、智能下肢假肢和柔性外骨骼项目一:折纸艺术启发的仿蠕虫机器人╱ 项目背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对智能型移动机器人的要求越来越高。学习无腿动物的形态学特征和移动机理,研发仿生无腿移动机器人,是未来机器人发展的重要方向。然而,现有的无腿移动机器人一般通过体节的轴向变形实现直线运动,难以实现起竖等复杂功能。╱ 项目内容╱本项目是可适应复杂环境的、多类型模态的仿蠕虫机器人。课题组创新地将“折纸”思想引入
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商珞然研究员课题组基于液滴微流控技术,在多尺度对聚合物及胶体材料在流体和界面的行为进行调控;受到天然材料结构-功能相适应原理的启发,实现有序结构自组装和光电信号的获取及动态响应;以转化医学应用为导向,开发系列微球材料用于生物传感和药物递送。╱研究领域╱生物医用微球╱项目名称╱小“微球”蕴含大能量╱项目背景╱微球是根据高分子等成分的理化特性利用各种加工方法制备出的不同尺寸和结构的材料,可广泛应用于液晶显示、药物开发、化工等领域。微球领域开发门槛较高,尤其是产业化生产环节的壁垒高,目前全球有几十种微球制剂品种上市。在医用微球市场,微球注射剂具有大幅延长药物的作用时间、减少用药次数、改善患者的顺应性的优点,近年来已经成为药物剂型改良的重要方向。╱项目内容╱本项目围绕生物医用微球的精准制备、结构控制、表面改性和功能优化开展系列研究。课题组基于液滴微流控技术,在核微球的表面包覆一层或多层有机或无机壳层形成的具有核壳结构的复合球形颗粒,对表面做一些修饰,连接探针、生物分子或发光基团,从而实现生物传感。利用光子晶体的基本原理与微流控技术结合,通过胶体颗粒的自组装过程,形成不同颜
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细胞与遗传医学系杨云龙研究员课题组长期致力于转化医学研究,主要包括肿瘤微环境的转化医学研究;肿瘤、脂肪相关的代谢研究;肿瘤血管、淋巴管转移不同步骤的分子机制及抗转移策略等。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论文于Nature,CellMetabolism,ScienceTranslationalMedicine,Gut,AdvancedFunctionalMaterials,NatureCommunications,CancerResearch,PNAS等著名刊物。代表作被选为NatureReviewsEndocrinology研究亮点、ScienceTranslationalMedicine封面文章等。╱研究领域╱肿瘤微环境、抗肿瘤疗法项目一:生酮缓解血小板减少症╱项目背景╱血小板减少症是肿瘤患者接受化疗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会导致手术复杂化并增加出血风险,还会导致化疗剂量减少或停用,延误患者治疗。临床数据显示,每10名接受化疗的肿瘤患者中就有1名出现血小板减少症。目前临床上采用血小板输注的治疗方式缓解危重症患者,但会引起过敏、感染、心血管疾病等问题。╱项目内容╱本项目是血小板减
课题组负责人金伟教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上海市浦江人才、上海市卫生计生系统优秀学科带头人,主持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金伟教授担任Theranostics等多家SCI杂志审稿人,还担任中国抗癌协会抗癌药物专业委员会委员等社会学术职务。课题组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于乳腺癌转移关键基因的发现及机制探索和抗肿瘤新药研发等研究,包括:①在乳腺癌转移中发挥关键作用的线粒体相关基因的鉴定与功能机制研究;②在乳腺癌转移中发挥关键作用的脂质代谢相关基因的鉴定与功能机制研究;③抑郁相关基因在乳腺癌生长及转移中的功能和机制研究;④基于肿瘤生长转移过程中新发现靶点的抗肿瘤药物研发。╱研究领域╱乳腺癌转移机制探索、抗肿瘤药物开发╱项目名称╱基于肿瘤生长转移过程中新发现靶点的抗肿瘤药物研发╱项目背景╱随着癌症发病率的持续上升,抗肿瘤药物的研究与开发成为当今生命科学中极富挑战性且意义重大的领域。随着分子肿瘤学的不断发展和深入,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机制正被逐步阐明,许多新的靶点被不断地研发并投入使用,抗肿瘤药物的研发理念也发生了重大转变,抗肿瘤药物研发的焦点正在从传统抗肿瘤药物转移到靶向抗肿瘤药物。以一些与肿瘤发生
复旦大学药学院李聪教授立足脑部疾病诊治重大需求,聚焦分子探针功能设计,围绕脑部疾病多尺度、多层次可视化科学问题开展工作。在细胞功能可视化方面,创建了电流响应型探针,实现了神经元异常放电无创监测,为“隐匿型”癫痫致痫灶定位提供了新工具。在分子代谢可视化方面,提出了“代谢边界”导航脑胶质瘤手术新策略,实现了癌细胞浸润区域准确定位和切除。在可视化策略优化方面,提出了血脑屏障通透性时空调控新方法,提高了不同类型诊疗药物对脑部病灶递送效率。╱研究领域╱精准诊疗、肿瘤代谢微环境可视化、肿瘤术中导航仪器╱项目名称╱术中可视化“肿瘤分子边界”的胶质瘤术中导航设备╱项目背景╱胶质瘤是发病率最高的原位脑肿瘤。胶质瘤手术切除程度和患者预后呈正相关,术后肿瘤残余是导致早期复发的关键因素。然而,胶质瘤呈浸润性生长,术中难以判断肿瘤边界。过度切除可能损及邻近正常脑组织,尤其是毗邻功能区,导致难以逆转的功能障碍。因此,实现胶质瘤的精准切除是平衡胶质瘤患者生存期限和生活质量的关键,而术中精准定位胶质瘤边界是关键技术之一。╱项目内容╱该项目是定位实体瘤“分子边界”的手术设备,通过可视化导航,在手术过程中精准指导外科医生
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法医学系李立亮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心源性猝死机制及转化,具体包括心源性猝死的病理与遗传机制、神经精神药物心血管毒理与转化等。至今以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含共同)发表SCI论文约30篇,申请发明专利5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研究论文发表于SciTranslMed,Circulation,STTT,BrJPharmacol,PharmacolRes,IntJLegalMed等国际主流杂志及法医学顶级期刊。╱研究领域╱心血管毒理学、心血管病理学项目一:抗精神病药心脏及代谢毒性的治疗靶点╱项目背景╱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尤其是第二代抗精神病药会引起心脏毒副作用、代谢综合征等。代谢综合征又会进一步加重心肌损伤。目前缺乏对第二代抗精神病药心脏及代谢毒性的有效治疗策略。临床上病人出现药物相关不良反应时,以停药或撤药为主要应对策略。╱项目内容╱本项目针对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直接心肌毒性和代谢毒性均提供了治疗靶点。课题组通过药物毒性靶点鉴定与功能验证,发现了多个成药性强的G蛋白偶联受体,可作为第二代抗精神病药心脏和代谢毒性的治疗靶点,可实现对抗精神病药主要毒副作用的临床治疗。这项发现已
复旦大学药学院古险峰教授,主要从事药物化学,化学生物学科研教学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心血管系统疾病治疗药物的研究与开发。截止2023年,发表相关学术论文七十余篇,申请中国发明专利和PCT专利十余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生物医药专项等十余项国家、省部级项目。另外,作为骨干参与科技部973项目以及上海市地高建团队的建设。╱研究领域╱药物化学、化学生物学、降血脂药物、小分子靶向蛋白降解剂╱项目名称╱成药模式新、药效好的降血脂药物研发╱项目背景╱目前,中国血脂代谢异常疾病患者人群较广,中国成年人血脂异常发病率超过25%。当前主流降血脂药物为他汀类药物,但长期服用会产生耐药性,加上药物安全性等方面原因,据统计约有30%的人群难以从中获益。╱项目内容╱该项目属于血脂代谢异常疾病的新药研发。古险峰老师课题组重点关注一种新型降血脂靶点PCSK9,根据此靶点筛选出系列小分子配体,并结合ATTEC(自噬小体绑定化合物)技术研发出靶向降解PCSK9的候选化合物,此类候选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成药潜力。目前已完成该候选化合物的体内外药效研究,结果表明该候选化合物在体内的降脂效果优于同等剂量的他汀类药物,并且与
实验室成立于2003年,负责人为蒋晨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人才、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上海市领军人才,现任复旦大学药学院药剂学系主任、智能化递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实验室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脑靶向、肿瘤靶向等药物递送系统的设计、构建和评价,及治疗机制的研究,包括:①靶向功能分子(小分子化合物、多肽)的设计、合成、筛选;②功能高分子材料的设计、合成、筛选;③脑、肿瘤靶向药物递送系统的构建、表征;④基于前药的药物递释系统。╱研究领域╱靶向药物递释系统、创新制剂平台技术项目一:药物精准递送、药效充分发挥——创新制剂平台技术╱项目背景╱一些重大疾病的相关药物递送策略研发滞后于其药物研发需求。在药物递送过程中,存在药物难以到达靶标、药效难以在体内充分释放、并且对人体正常细胞组织存在损伤的情况。“制剂平台”是解决此类问题的策略之一,具有普适性和应用性。╱项目内容╱本项目通过结合疾病病理和发病机制的研究,在药物递送的“创新制剂平台技术”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目前实验室拥有的“创新制剂平台技术”包含:①多肽偶联药物(PDC)平台技术;②基因药物载运平台技术;③纳米晶制剂平台技术;
课题组长期致力于血吸虫生殖发育及抗虫药物的研究,研究成果发表在Cell(2022)、Science(2020)、NatureCommunications(2017)等国际顶尖期刊上。目前主要的研究方向包括:血吸虫生殖发育与虫卵形成的分子机理研究、血吸虫长期寄生的分子机制研究、新型药物靶点鉴定及小分子抑制剂筛选。╱研究领域╱蠕虫病、血吸虫病、抗虫药物及疫苗开发╱项目名称╱“小虫大病”防治——血吸虫病潜在药物研发╱项目背景╱血吸虫病是仅次于疟疾的全球第二大寄生虫病,在全世界78个国家和地区流行(中国“一带一路”沿线的非洲和南美洲是高发地区),感染人数超过2亿,每年致死人数超过25万。血吸虫感染会导致肝脾和肠道功能损伤,人体极度消瘦丧失劳动力。作为一种人兽共患寄生虫病,血吸虫病不仅危害人类健康,也严重威胁流行区内家畜等动物安全。目前全球仅有一款通用的抗血吸虫特效药吡喹酮,但副作用明显,可导致肝损伤;而且,人体对寄生虫不会产生免疫记忆,血吸虫可反复感染同一个体,而吡喹酮多次给药会产生耐药性。因此,新的抗血吸虫药物研发具有医学及公共健康方面的全球意义。╱项目内容╱课题组以日本血吸虫和曼氏血吸虫为